-
三国曹奂名人简介
三国曹奂曹奂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简介
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名人:三国曹奂,历史上评为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曹奂,三国历史曹奂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。
中文名:曹奂,别名:曹璜、景明,国籍:曹魏→西晋
曹奂(246年-302年),本名曹璜,字景明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,魏武帝曹操之孙,燕王曹宇之子,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,260年-265年在位。甘露三年(258年),封常道乡公。甘露五年(260年),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,司马昭与众臣商议,立曹奂为帝,奉魏明帝曹叡之祀。 曹奂虽名为皇帝,但实为司马氏的傀儡。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马昭死后,其子司马炎嗣位晋王,篡夺魏国政权,魏国灭亡,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。太安元年(302年),曹奂逝世,享年五十八岁,谥号为元皇帝。
-
三国曹奂名人资料
- 中文名:
- 曹奂
- 别名:
- 曹璜、景明
- 国籍:
- 曹魏→西晋
- 民族:
- 汉族
- 出生日期:
- 公元246年
- 逝世日期:
- 公元302年
- 职业:
- 皇帝→陈留王
- 籍贯:
- 沛国谯县(安徽亳州)
- 在位时间:
- 260年―265年
- 谥号:
- 元皇帝
- 年号:
- 景元、咸熙
-
三国曹奂名人专题
-
早年经历
曹奂,本名曹璜,字景明,出生于正始七年(246年),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,魏文帝曹丕的侄子,燕王曹宇的儿子。甘露三年(258年),被封为常道乡公(因常道属安次县管辖,所以又称安次县常道乡公)。
傀儡皇帝
甘露五年(260年)五月,魏帝曹髦被杀,司马昭与公卿大臣们商议后,决定立曹璜为皇帝。五月初八日,司马昭派他的儿子中护军司马炎到邺城去迎接曹璜。
甘露五年(260年)六月初一日,皇太后郭氏(明元郭皇后)下诏让曹璜改名为曹奂。六月初二日,曹奂来到都城洛阳(今河南洛阳),在拜见完皇太后郭氏之后,于当天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,大赦天下,改年号为景元,对大臣们按爵位不同分别予以赏赐。
景元元年(260年)六月初四日,曹奂拜任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,封为晋公,食邑增加两个郡,总共达十个郡,并加九锡之礼。另外,对司马家族的子弟,尚未有爵位者皆封亭侯,赐钱千万,帛万匹。司马昭极力推辞才作罢。
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,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,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,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。
废封陈留
咸熙二年
(265年)八月初九日,司马昭去世,其子司马炎继任相国、晋王之位。
十一月十二日,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,建立西晋,史称晋武帝,魏国自此灭亡。十一月十四日,曹奂被迁居到金墉城。曹奂出城时,太傅司马孚与他辞别,拉着他的手流泪说:“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。”
十一月十七日,晋武帝封曹奂为陈留王,食邑万户,宫室安排在邺城,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,备五时副车,行魏国正朔,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,上书不称臣,受诏不拜的待遇。其地位、待遇、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。
善终去世
晋惠帝太安元年(302年),曹奂在陈留封国去世,享年五十八岁,朝廷为他上谥号元皇帝,后人称为“魏元帝”。
曹奂的后人没有再在官方的纪录出现,因此无从知道他有没有后人,由于他离世时正值八王之乱时期,很多纪录都可能在那段期间遗失或被摧毁。东晋一直有曹姓陈留王这个爵位,南朝宋有陈留王曹虔嗣的记录,但无法确定是否为曹奂的后人,或是曹家旁系入继。邺城遗址附近一直有一个相传为曹奂墓的土墩,后来被考古发掘证实并不是曹奂的墓。此外,由曹奂开始的这个陈留封国一直传国至南朝齐,历经214年。
-
政治
景元三年(262年)十二月二十一日,从益州划出一部分设立梁州。十二月二十二日,特赦益州士民,五年内免除他们一半的租赋。
咸熙元年(264年)二月初一日,特赦益州境内的土著人。
咸熙元年(264年)五月,相国、晋王司马昭奏请恢复五等爵位制。
咸熙二年(265年),撤销各地的屯田行政机构,罢免屯田官改任相应的职务。原任典农都改为太守,诸典农都尉皆为县令、县长。又在蜀地劝募移民迁往内地,由官府供给两年的生活用粮,并在二十年内不征赋税。
军事
伐灭蜀汉
景元二年(261年)十月,蜀汉将领姜维带兵进犯魏国的洮阳郡。镇西将军邓艾率部迎击,在侯和击败蜀军。姜维退回汉中。
景元四年(263年)五月,曹奂诏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,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沓中、甘松地区,以牵制姜维军队;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奔赴武都、高楼(《资治通鉴》作武街、桥头),断绝姜维的退路,与邓艾形成两面夹攻之势。又派镇西将军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、骆谷、子午谷奔赴汉中,向蜀汉展开进攻。自邓艾、钟会率师伐蜀,魏军几乎所向披靡。同年十一月,蜀汉后主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,蜀汉灭亡。
防备东吴
自魏国灭亡蜀汉之后,东吴军队进逼永安,魏国调动驻守荆州、豫州等地的军队成犄角之势互相策应。
咸熙二年(265年)四月,东吴特遣使臣纪陟、弘璆来魏国求和。
外交
景元二年(261年)七月,乐浪郡的外族韩、濊貊等部落首领各率其部属来朝进贡,表示归附。
景元三年(262年)四月,辽东郡官员上报朝廷说,肃慎国派使节不辞艰辛前来进贡,献上他们国家制造的弓三十张,每张长三尺五寸;楛木制的箭矢长一尺八寸,另有石弩三百枚,牛皮加铁制成的盔甲二十套,貂皮四百张。
-
咸熙二年(265年)八月,襄武县官员上报告朝廷说,在襄武县出现了一个奇异人,身高三丈有余,脚迹长三尺二寸,白发,着黄衣黄巾,拄拐。他喊来乡民王始,对他来说天下太平了。同年九月十四日,曹奂便下令大赦天下。
-
陈寿《三国志》:“陈留王恭己南面,宰辅统政,仰遵前式,揖让而禅,遂飨封大国,作宾于晋,比之山阳,班宠有加焉。”
郝经:“奂知鼎命已移,垂拱仰成,永终天禄,甘于亡灭,孝献之流尔。”
-
《三国志·卷四·魏书四·三少帝纪第四》
《三国志·卷二十·魏书二十·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》
《资治通鉴》卷七十八、卷七十九、卷八十四
-
中国历史上必读的君主(皇帝)
蚩尤(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)
炎帝(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)
黄帝(华夏部落联盟首领,五帝之首)
伏羲(中华民族人文始祖,居三皇之首)
大禹(夏朝开国君主)
庞涓(战国时期魏国大将)
晋文公(开创晋国百年霸业)
楚庄王(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)
秦孝公(求贤纳才一代明主)
秦穆公(春秋五霸之一)
秦庄襄王(秦始皇嬴政之父)
秦始皇(中国首位皇帝)
嬴子婴(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)
刘秀(东汉王朝开国皇帝)
刘彻(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)
刘邦(汉高祖)
刘禅(扶不起的刘阿斗)
孙皓(昏庸暴虐的三国时期吴国末帝)
孙策(东吴小霸王)
晋元帝(东晋的开国皇帝)
曹操(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及诗人)
刘备(从卖草鞋到变成昭烈皇帝)
曹丕(魏朝开国皇帝)
刘裕(刘宋开国之君,南朝第一帝)
萧衍(梁朝开国之君,文物双全帝王)
高洋(北齐开国皇帝)
武则天(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)
李世民(唐太宗,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)
萧道成(南齐开国君主)
杨坚(隋朝开国皇帝,被尊为“圣人可汗”)
萧绎(才华横溢的南朝梁皇帝)
杨广(隋朝第二位皇帝)
刘渊(汉赵开国皇帝)
李显(被3个女人左右一生的窝囊皇帝)
李旦(一生两度登基,两让天下)
高欢(东魏权臣、北齐奠基人)